
最近,在國外流傳的網絡傳說「Momo Challenge」,在香港家長圈子傳得熾熱起來,除了「Momo」駭人的大頭照外,相信父母最怕Momo會透過 YouTube 影片、WhatsApp等通訊軟件或社交平台中出現,慫恿小朋友進行自殘行為。這次是Momo,下一次可能是其他角色或其他方法荼毒小朋友,資訊越發達,小朋友上網時就更容易會接觸到不良資訊.擔心子女上網會誤墮陷阱的家長們,以下幾招法寶可供參考。
1. Google「安全搜尋」設定
Google有一個「安全搜尋」的設定,可以過濾搜尋結果中的限制級內容,並且封鎖含有限制級內容的圖片、影片和網站,不讓這些內容出現在 Google 搜尋結果網頁中。
開啟或關閉安全搜尋功能
- 前往搜尋設定網頁。
- 在「安全搜尋篩選」部分中,勾選或取消勾選 [開啟安全搜尋] 旁邊的方塊。
- 按一下頁面底端的 [儲存]。
2. YouTube限制模式
家長可以透過點選YouTube帳戶圖示,開啟「嚴格篩選模式」,過濾含有色情、暴力、粗言穢語、藥物和酒精等影片,防止不良題材影響子女。
開啟或關閉嚴格篩選模式:
- 點選帳戶圖示 。
- 點選 [嚴格篩選模式]。
- 在出現的對話方塊中,將嚴格篩選模式切換為開啟或關閉。
3. YouTube「稍後觀看」功能
家長可以先觀看視頻,如合適子女觀看,再將視頻加入「稍後觀看 (Watch Later)」的清單,以確保小朋友觀看安全的視頻。
4. WhatsApp全方位監控程式
iKeyMonitor WhatsApp監控應用程序可以跟蹤WhatsApp短訊、語音消息、屏幕截圖。它還可以讓您監控短訊、通話錄音、通話記錄日誌、網站歷史記錄、剪貼板歷史記錄、GPS位置、地理圍欄和社交聊天記錄,如Facebook,微信,Skype等。不過它只提供3天試用版的WhatsApp監控免費下載版本,家長可於試用後自行決定購買與否。
5. 指導模式(IOS專用)
IOS內置「指導模式」,啟動該模式後,家長只需開啟想讓小朋友使用的App後,連按三下Home鍵,指導模式隨即啟動。模式啟動後,所有實體按鍵如Home、電源、音量等都會暫時停用,這樣小朋友不能切換至其他功能。此模式能同時加入時間限制等選項,防止小朋友長時間沉迷於電子世界。
「電子奶嘴」要吃得健康和安全,還是有辦法的。要從根源解決同類惡作劇,耐心的關懷和溝通才是最好的方法。有時子女見到可疑的訊息,卻不知如何與父母開口,其實只要與子女建立良好關係,多討論網上的不同資訊,自然能引導子女挑選最適合他們的網站和程式了!